作者:康奈尔
听力是儿童语言发育、学习能力和社交互动的重要基础。听力损失若未及时发现,可能导致语言发育迟缓、认知障碍甚至心理问题。因此,儿童听力筛查的年龄节点和筛查方式需要家长和医疗机构共同关注。本文将系统梳理不同年龄段儿童听力筛查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建议,所有新生儿应在出生后48小时内接受初次听力筛查。我国《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》也明确要求,出生后3-5天的婴儿需通过耳声发射(OAE)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(AABR)进行初步检测。
为什么必须从新生儿开始?
即使新生儿期听力正常,部分儿童可能在成长中出现迟发性或进行性听力损失。例如:
3岁后,儿童进入幼儿园和小学,接触噪音、感染性疾病(如腮腺炎、脑膜炎)的风险增加。此外,部分儿童可能因耳部外伤、长时间戴耳机或接触高分贝噪音(如烟花爆竹)导致听力损伤。
筛查建议:
儿童听力筛查并非“一次性任务”,而是贯穿成长的持续健康管理。从出生到学龄期,家长需结合医疗机构的专业筛查和日常观察,共同守护孩子的听觉健康。早期发现、早期干预,才能为孩子的语言、智力和社交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