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新闻资讯RECENT NEWS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400-006-2615

查看更多
R公司新闻RECENT NEWS
您当前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

新生儿听力筛查需要每个月做一次吗?

作者:康奈尔

 

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、避免语言发育滞后的关键举措,但 “是否需要每个月做一次”,需结合医学规范与新生儿听力发育规律科学判断,并非越频繁越好。

从医学标准流程来看,新生儿听力筛查有明确的时间节点,无需每月进行。我国《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》要求,新生儿出生后 48 小时至出院前需完成首次筛查,采用耳声发射(OAE)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(AABR)技术,快速检测耳蜗及听神经功能。若首次筛查未通过,需在出生后 42 天内进行复筛;复筛仍未通过,则需在 3 月龄前转诊至儿童听力诊断中心,通过听觉脑干诱发电位(ABR)等专业检查确诊。这一流程基于新生儿听力发育特点设计 —— 出生后听力系统已基本成型,短期内不会出现突发性功能变化,频繁筛查不仅无必要,还可能因操作刺激让新生儿产生不适。

从听力发育规律来看,每月筛查缺乏医学依据。新生儿听力障碍多为先天性问题(如耳蜗发育异常、听神经病变)或围产期因素(如缺氧、感染)导致,这类问题在出生早期即可通过规范筛查发现,而非随月龄逐月显现。若新生儿通过了 3 月龄前的确诊检查,证明听力功能正常,后续只需遵循儿童保健常规,在 1 岁、2 岁等关键年龄段结合语言发育评估进行听力监测即可,无需每月重复筛查。反之,若已确诊听力障碍,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干预方案(如佩戴助听器),复查频率也需根据干预效果确定,通常为每 3-6 个月一次,而非固定每月筛查。

从实际意义来看,过度筛查会增加家长负担与医疗资源浪费。新生儿听力筛查需专业设备与医护人员操作,每月筛查会占用家庭时间与精力,也会消耗本可用于其他儿童健康服务的医疗资源。临床数据显示,规范完成 “初筛 - 复筛 - 确诊” 流程的新生儿,听力障碍检出率已达 95% 以上,额外增加筛查频次并不会显著提升检出效果。

综上,新生儿听力筛查无需每月进行,遵循 “出生后初筛、42 天复筛、3 月龄前确诊” 的医学流程即可。家长若发现孩子对声音反应迟钝(如对拍手声无反应)、语言发育迟缓(如 1 岁不会发 “爸爸”“妈妈” 等简单音节),可随时就医检查,而非依赖固定每月筛查,科学把控筛查节奏才能更好守护新生儿听力健康。


顶部



Copyright © 2000-2021 Powered by 康奈尔  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19057388号-2 网站地图
  • 康奈尔二维码